江苏出台扩大内需新政 提振投资、消费“双引擎”

最新信息

江苏出台扩大内需新政 提振投资、消费“双引擎”
2023-06-01 23:16:00
近日,江苏省出台《江苏省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围绕全面促进消费、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供给质量等8个方面提出82条具体举措。
  扩大内需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确定为2023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列为今年重点工作之首。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沈宏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中指出,整体来看,《方案》延续了较多“十四五”规划中的提法,也围绕补短板、锻长板加大了政策支持。可以看到,江苏省更加重视自主创新、数字赋能,也更加重视质量、品牌和标准,旨在推动从“制造”向“创造”的更高标准转变。
  继续支持四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在江苏省首部促进消费的重点专项规划——《江苏省“十四五”消费促进规划》的基础上,《方案》围绕“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提出“十四五”末最终消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5%以上的目标。
  南京大学商学院原院长、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沈坤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增加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既是扩大内需的需要,更是进入相应收入阶段之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希望的需要。
  传统消费方面,为提升消费载体综合支撑能力,《方案》提出支持南京、苏州、徐州、无锡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消费商圈;并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打造全国性或区域性消费中心,加强中小型消费城市梯队建设,增强县城和中心镇消费集聚和辐射能力,促进城乡消费市场融合发展。
  沈宏婷指出,2021年8月《江苏省“十四五”消费促进规划》已提出“支持南京、苏州、徐州、无锡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此次《方案》延续强调该点,侧面说明江苏在当前发展阶段对消费较为重视。不同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可能结合自身优势有不同的侧重点。“这也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方面。以前可能更多强调招商引资,现在可能侧重加强品牌建设,以及中心城市服务功能的提档升级。”
  另外,以汽车为代表的大宗消费是扩内需的重要抓手。为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加快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方案》一方面明确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占汽车新车销售量比重达30%左右;另一方面提出到2025年,新增或更新地面公交、城市物流配送、邮政车辆、出租汽车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占比达80%。
  “当前需求的不足主要是传统需求的不足,新兴需求还是比较强的。”沈宏婷分析道,“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占汽车新车销售量比重达30%左右”在《江苏省 “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以上”的基础上提高了比重,说明江苏对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视,也是对新动能培育的重视。
  沈宏婷进一步表示,“到2025年,新增或更新地面公交、城市物流配送、邮政车辆、出租汽车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占比达80%”,意味着政府采购可能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从而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首先是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增加优质供给,从而引领、创造更多的消费需求。”
  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投资
  投资与消费共同构成内需的“双引擎”。围绕“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增长空间”,《方案》一方面强调要加大制造业投资力度,另一方面明确要加强基础设施领域投资。
  制造业投资方面,继5月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方案》再次强调要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投资,聚焦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并发挥先进制造业基金、省产业链投资基金等引导扶持作用,支持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的强链固链延链项目建设。
  沈坤荣认为,特色化产业、尤其是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有三方面投资重点:一是数字经济发展,包括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二是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三是网络化、便捷化的基础设施能级提升。
  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方面,《方案》提出要建设发达的快速网,构建便捷畅达长三角区域的城际铁路网,完善围绕南京布局的“米”字型高铁网;并提升运输机场保障能力,推进常州奔牛国际机场改扩建、扬泰机场二期扩建等工程建设,加快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南通新机场前期工作,共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
  沈坤荣进一步表示,江苏应对过江通道、城市互联互通、“最后一公里”等不同类型的交通衔接进行完善。这既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创新能力的需要,更是完善投资环境的需要。
  三大都市圈差异化发展
  围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持续释放内需潜能”,《方案》部署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三点。
  为增强都市圈城市群能级,《方案》提出要持续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品质和辐射能力,支持南京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并完善都市圈城市群空间布局,推进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基本形成便捷高效的1小时通勤圈,促进公共服务标准衔接和共建共享。
  目前,江苏省已有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徐州都市圈三大都市圈。为增强都市圈城市群竞争力,《方案》对三大都市圈分别规划:支持南京都市圈建设跨区域都市圈典范,将苏锡常都市圈打造成为接轨上海、辐射江北、联系周边的国际化大都市区,创新徐州都市圈引领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长效机制。
  对此,沈坤荣分析指出,南京都市圈对芜湖、马鞍山、扬州、镇江等地的辐射能力很强,提升都市圈城市群能级非常重要。苏锡常都市圈是国家现代化示范区,也是江苏经济重镇,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承载体,对于科技创新、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集聚都很重要。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也有着辐射的功能。“做强、做大中心城市,提升城市能级,对于江苏发展十分重要,对于区域协同发展、增强辐射功能必不可少,也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方面。”
  进一步提高供给质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为提高供给质量,带动需求更好实现,《方案》也提出要支持发展新产品新产业、全面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大力推进标准质量品牌建设。
  围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案》提出“到2025年,力争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较2020年翻一番以上”的目标。
  对此,沈宏婷指出,这延续了2021年《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的目标,再次凸显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将有利于江苏省补短板、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沈坤荣进一步分析道,这是江苏提升国际竞争力、科技自立自强、应对大国博弈的最好举措。中长期来看,研发投入也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最重要方面。江苏是科技大省,又是科教大省、研发重镇,提高基础研究投入对于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太湖实验室等都会起到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
  此外,对于《方案》中“到2025年,江苏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的目标,沈宏婷还指出,这相比2018年《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中“到2025年,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11.5万亿元左右”提高了规模,将有利于进一步放大江苏在先进制造业集群方面的优势。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江苏出台扩大内需新政 提振投资、消费“双引擎”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