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京专栏丨应多举措为企业排忧解难

最新信息

王东京专栏丨应多举措为企业排忧解难
2023-06-29 01:36:00
年前很多人担心今年二季度会通胀,但据央行数据:5月末货币M2同比增速11.6%,而CPI环比却下降0.2%;PPI环比下降0.9%、同比下降4.6%。货币供应增加而物价不涨反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令人不解的是,央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物价为何回落?人们往往会想到货币政策的“时滞”。当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只有在经历两个“时滞期”才对经济产生影响。首先,货币供应变化需在6~9个月后才引起名义收入变化;而名义收入变化后,要再过6~9个月价格才会变化。这是说,货币政策需要一年到一年半才能见效。
  然而我的疑问是,去年我国货币供应(M2)增加了28万亿,增长率为11.8%,而且迄今已经有一年半时间,物价为何还下跌呢?用“时滞期”解释显然缺乏说服力。在我看来,真正原因是货币在金融体系内循环,未能转化为市场需求。
  对此,我们可从两个角度看:从固定资产投资看,5月份整体投资同比增速,从3.9%降至2.2%;而年初至今,投资同比增速放缓至4.0%,环比为-0.25%,民间投资从0,9%下降到0.6%。由于投资需求萎缩,到5月底,50种生产资料价格环比平均下降了2%,同比平均下跌了19.4%。
  从居民消费看,5月份,国内CPI环比下降0.2%,涨幅比上月缩小0.1个百分点。总体上,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在1、2月份波动幅度较大,3、4月份逐步上升,5月份又下降;从2023年1月起,同比则一直呈下降趋势。消费品价格走低,说明居民消费需求不足。
  关于消费需求不足,我还有一个例证,即今年五一假期的旅游收入也不及预期。
  需要追问的是,新增加货币为何未能转化为市场需求?我们也可从两个角度分析。
  从货币供给看,央行增加货币供应,当然是为了扩大投资与消费需求,并以此稳增长、稳就业。可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存贷的市场主体(企业),虽然希望赚取存贷利差,但首先得考虑信贷安全。若觉得贷款有风险,有可能收不回本金,银行宁肯不赚存贷利差,也不会贸然发放贷款。
  从货币需求看,目前确有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等米下锅,急需向银行借钱,可问题在于,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欠企业的债未还,企业也无法归还前期银行贷款。而之前的贷款没还上,银行为规避风险,防患于未然,自然不会再给此类企业贷款。
  另外还有一类企业,它们虽然不欠银行贷款,可由于市场需求疲软,他们并不打算扩产,甚至想缩小生产规模。此类企业不仅不会从银行借钱,相反为减轻利息负担,还纷纷提前归还贷款。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提前还贷的企业为数不少。
  央行当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继去年3次降息之后,6月13日、15日,又将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与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分别下调了10基点。此举无疑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最终效果仍待观察。
  当前一些企业遇到的挑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对民企的支持仍待加强落实。党中央多次强调,民营企业是自己人。但一些地方官员为民企排忧解难的力度仍不够;二是债务链相互掣肘,让部分企业陷入了进退两难境地;三是“需求收缩”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一些企业家对市场前景未形成稳定预期。
  由此见,要破解企业目前面临的困局,当务之急并不仅仅是加大货币供应。近两年,我国货币供应(M2)增速已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率,银行不缺流动性。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将新增货币转化为投资与消费贷款。不然货币总在金融系统内打转,不进入市场,货币再多也于事无补。
  前面我说过,时下银行不给某些企业贷款,原因是一些企业未归还到期贷款。而部分企业出现债务违约,则是地方政府欠债未还。解铃还需系铃人,关键还在地方政府。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地方政府也难,怎么办?思来想去,可选的办法真的不多,而我想到的,是用新债换旧债。截至5月底,地方政府新增债发行规模(含专项债与一般债)达到2.2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应优先用于偿还对企业的欠债。
  我主张用新债还旧债,理由其实简单。只要地方政府能还企业的债,企业便有钱归还银行贷款,如此,则可满盘皆活。要知道,保企业就是保就业、保税收,对地方政府来说,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王东京专栏丨应多举措为企业排忧解难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