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田径人才库,为中国田径培养栋梁之材——解锁体教融合背景下的“华东师大模式”

最新信息

打造田径人才库,为中国田径培养栋梁之材——解锁体教融合背景下的“华东师大模式”
2023-12-05 21:22:00
不久前,在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代表上海在田径赛场取得7金3银1铜的优异成绩,金牌数和奖牌数均排在全国院校前列,延续了多年来在大学田径赛场上的“霸主”地位。
  作为中国大学田径项目的龙头院校,华东师大曾吸引“飞人”刘翔、前亚洲“栏王”陈雁浩这样的黄金一代,也挖掘出葛曼棋、林雨薇这样的青春“宝藏”运动员——田径在华东师大迸发出的活力,延伸到首届学青会赛场,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代表华东师大、代表上海出战的学子们在百米赛道、110米栏、400米赛道和400米栏、撑杆跳高等多个项目夺得金、银、铜牌,在田径场上刮起华东师大旋风。
  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华东师大是如何摸索走出高水平运动员培养路径的?搭建田径人才金字塔,大学的塔基应该从何建起?学青会后,我们找到了答案。
  40年走出体教融合新路径
  “华东师大是教育部第一批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学校,20世纪80年代,华东师大就成立了田径队,至今已有40年发展历史。”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副院长陈海涛告诉记者,“从那时开始,我们对田径人才培养就起步了。”他说。
  彼时,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正处于起步阶段,陈海涛作为最早一批运动员,代表学校参加了1986年在大连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那时一同参赛的还有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优秀专业运动员,他们当中,有些优秀运动员在退役后,来到华东师大一边读书,一边成为基层教练,将专业的田径训练理念带入华东师大的课堂。
  也是从那时开始,以王天佩教授为核心的学院派教练培养了一批田径项目的佼佼者。此后,经过多年发展,田径成为这所院校的优势学科,以至于“飞人”刘翔在当年选择院校时,也将华东师大列为自己的第一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在刘翔之前,前“亚洲栏王”陈雁浩也在华东师大深造。
  两代“栏王”在华东师大完成交接,也让这里的田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有了这样的底蕴基础,在首届学青会赛场上,华东师大在短跑赛道掀起的青春风暴,十分惹眼。既涌现出葛曼棋、林雨薇这样的专业运动员,也有周莉、高艺榕这些优秀大学生运动员的身影。
  “在学校一起训练时,明星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运动员之间互相激励,”周莉的主管教练陈泷说,“看到葛曼棋、林雨薇就在身边,这种感召力是不一样的。”据了解,百米女飞人葛曼棋乐于向学妹、学弟们传授经验,也十分注重与同学的交流。“在田径场,看到身边的同学在进步,这种榜样的力量就在眼前。可能别人接触这些很难,但她们就很容易,而且大家都在一个微信群,拿全国冠军的劲头儿就这么生发出来。”
  金牌教练跑进深山“挖好苗”
  不惜一切代价,挖掘田径好苗子。这是华东师大培养田径人才金字塔的“秘籍”。
  据了解,华东师大的体育教育专业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综合型大学排名第一,虽然对各省市的体育状元具有十足吸引力,但是,想要把好苗子请进校园,华东师大也面临着国内多所著名高等学府的竞争,为此也要花费不少心思,
  曾将在校大学生夏国良培养成为全国田径冠军的华东师大陈海涛向记者讲述了多年前的往事。
  “那时我负责田径队训练和招生,有一次想把一位跳高运动员招进来,去找学校、家长、教练,都没找到。那天还下着大雨,我就在他家的自行车雨棚里等了两个多小时,终于等到他的家人回来,结果人家回来就告诉我:‘我小孩不去华东师大!’”
  还有一次,他跑到福建莆田的山里,“车开不过去,干脆就徒步爬山,终于找到那个学生,把他请到华东师大。”
  在他看来,招到优秀运动员是很难的,“遇到特别优秀的就不愿意放弃。”他说,招生工作不容易,有时在一周之内跑五座城市物色队员,当年著名的大学生运动员夏国良就是他从山东一万多名考生中挑选出来的。“当时找他的教练聊天,找他母亲,工作很难做,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华东师大。”
  据了解,本届学青会上,为华东师大斩获金牌的葛曼棋、林雨薇、周莉等队员都是金牌教练陈泷从地方挖掘出来的苗子,这位80后出身的教练极具钻研精神,学习能力也很强。学青会期间,他看到有教练在抖音上招揽人才,也立即开通了抖音账号,“我们的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挖掘到好的苗子,到华东师大来读书。”陈泷说。
  金牌背后是良好学习氛围
  近些年,随着“含金量”不断扩大,“田径”已经成为华东师大的金字招牌,让更多有田径特长的初、高中生获得机会,进入这样的名校学习。而在校内,这里也形成了一股良性学习氛围,在具备专业知识、实战经验的基础上,华东师大摸索出了一条培养田径顶级体育人才的体教融合新路径。
  “氛围特别好,教练之间也互相学习。”陈泷告诉记者。夺得学青会110米栏(乙组)冠军的秦伟博是著名教练孙海平的门下弟子。夺冠后,陈泷向记者讲述了赛前的一个细节。
  “那天比赛八点半开始,运动员驻地距比赛地点特别远,路上要花费一个小时车程。”陈泷回忆说,“为了不耽误赛前准备,我们原定凌晨五点半从驻地出发,没想到,孙海平指导说,他觉得五点半有点晚,要求5点15分就得出发。”
  “无论做什么事,他都是以稳妥为先。”陈泷说,“平时,我最喜欢去他房间,他有好多视频,没事儿就研究,把每一步跨栏的情况都研究透彻,给我们年轻教练留下很好印象。”
  多枚金牌背后,是为运动员提供保障的教练团队,常年放弃休假,刻苦训练。同时,让普通大学生出身的优秀运动员也能接触专业训练,是华东师大田径队成功的原因之一。
  首届学青会,普通大学生出身的短跑运动员周莉在女子400米和女子400米栏分别夺得冠军,成绩瞩目。在周莉之前,以普通大学生身份参加全运会的夏国良就曾让中国田径界“惊艳”。当年,夏国良在带训教练陈海涛的带领下,曾有过偷偷找场地训练的有趣经历。“那时训练条件不像现在,为了不受伤,教练带着运动员翻墙头,找到好的塑胶场地偷偷练。”陈海涛说。
  如今,华东师大作为上海校园田径联盟的盟主,在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正在打造更加纯粹、更具热血的校园田径文化,势必迸发出更具青春的活力。
(文章来源:周到)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打造田径人才库,为中国田径培养栋梁之材——解锁体教融合背景下的“华东师大模式”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